下一个四年
今年是闰年,看到论坛上的一个帖子:下一个 2 月 29 号,你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思考良久,好像除了工作上继续进步,最希望自己能达成的目标应该是遇到一个合适的人一起生活下去吧。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家人的影响,又或者只是因为年纪到了?不过,我算是个成长得比较慢的人,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几拍,一直以来也都活得比较自我。但我觉得都没关系,不想要就大胆说不要,想要的话就去争取,人的确应该活得自我一些,毕竟他人无法替你过你的人生。
2 月 1 日 - 不要当空心人
现在好像很多年轻人都得了「空心病」,我以前觉得自己应该不属于那一类人,因为我践行斯多葛,知道意义是人赋予的,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在行动和个人理念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找到专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但是有时候,比如中午下楼拿外卖的时候,当我在电梯间和一起等电梯的年轻面孔对视上,看到对方脸上的那种茫然、眼神暗淡无光的表情,有那么一刹那,我仿佛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一直以来,我可能都只是在装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实际上,我对未来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划。所以,才总是容易陷入阶段性的茫然、不知所措。当然,相比有的人,我还没有陷入用一些自我麻痹的手段逃避问题的地步,但其实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差别。去见不同的人,去不停地尝试新东西,去追求新的体验,去思考自己从来都没思考过的问题,去学新语言,去旅行,去学习新的技能,去创造出一点新东西,去改变你想要改变的事物。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改变「空心」的状态。
2 月 2 日 - 跨学科的壁垒
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地步:只要你离开自己所在的领域,你就很难掌握其他领域所使用的语言,因为你缺乏在那个领域内足够多的训练,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比如必要的步骤和相关的方法论。即使你花时间了解了一些皮毛,但当你真正想要参与到与专业人士的对话当中去的时候,还是会闹出一些笑话。当然,针对普通人的科普还是有意义的。但是任何人,哪怕是某个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也很难做到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学科的人才,属于达芬奇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不过,这也是科技发展至今的必然结果。不过,这个时代也是对拥有好奇心的普通人非常友好的时代,你可以花时间在任何你感兴趣的领域,各种资料都唾手可得,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也可以随时被你享用,难的是真正去做出贡献。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其实也不用有压力,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很好了,假如还能在生活中派上些用场(比如增加谈资),那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2 月 3 日 - 珍惜和平
通关了地铁离乡,玩到最后几关的时候真的心情沉重。看到那些建筑废墟,空空荡荡的教室、商场、电影院,以及那些残破不堪的尸体,画面中闪过的虽然都是主角的幻觉,比如他卧病在床的妻子期盼丈夫能够回到自己身边的心理投射,但这何尝不是战争发生时那些曾经活着的人们对自己家人的期盼呢?然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剩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死亡以及腐烂、非人、丑陋的可怖画面。我觉得玩过这游戏的人最后都会变成坚定的反战份子,这比那些大屠杀纪念馆什么的更能让人有直观的感受:战争是多么地无情,死亡有多么恐怖。在主线剧情中,跟随主角到不同的地方,遇到的所有这些人和故事,我最大的感受是:即使是在那样的末世之下,你也还是找得到人世间的温情。依旧有人在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而努力,甚至愿意为自己爱的人交换自己的生命。而只有对这个世界失去希望才是最恐怖的结局,即使你有充足的物资,最终却有可能死在了一个无人知道的小角落里。所以,珍惜你眼前拥有的一切吧。希望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再发生战争。任何发动战争的理由,哪怕再有道理,在普通民众的死亡面前也是站不住脚的。
2 月 4 日 - TEKNIQ
最近发现了一个宝藏频道 TEKNIQ,里面有很多一些原材料的加工和生产环节的视频,有点类似于有趣的制造,比如这个生产橄榄肥皂的视频,还有采集、生产橡胶的视频。虽然知道这样的生产加工步骤可能逐渐在被一些机械所替代,但是我觉得能了解某些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还是挺有趣的。另外,也提醒了自己,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做着比我更辛苦也困难得多的工作,虽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份维持生活的工作,但是他们制造出的产品却服务了无数的人。我的工作环境比他们好的多,但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通过自己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为他人产出价值。不过,我觉得我的工作优势在于,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就能服务位于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人,并且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这也算是这个时代的带给我们的优势吧。
2 月 5 日 - 施动力
玩轮滑的时候在想,应该怎么把 agency 这个词翻译成中文?搜了下,发现「施动力」应该算是一个还不错的翻译:根据个人意志去行动并且能对事物的发展方向和结果施加影响的能力。为什么施动力很重要?因为这是唯一的能让我们感到我们在做自己的方法。而且只有当一个人具有施动力的时候,才有可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活力和创造力。当我们感到自己在做的事并不是自己真的想要做,比如只是为了完成一件别人交给我们的任务的时候,我们不会有施动力。而当我们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明确知道完成这件事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哪些益处,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把它完成,哪怕是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去想办法解决它。有施动力的人和没有施动力的人,做同样一件事获得的结果显然会非常地不同。因此,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一定要让自己拥有施动力。学会把那些很难让你产生施动力的事情交给其他更适合的人去做,你只需要专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2 月 6 日 - 为什么不用去关注外星人
看了 Kurzgesagt 的一个视频,试图解释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观测到外星人,他给出的原因是我们人类文明属于最早出现的一批高等文明之一。在过去的 140 亿年中,宇宙整体的生存环境太过恶劣,直到最近几十亿年星系才得以稳定发展,像太阳这样稳定的恒星刚好诞生在这一阶段,像地球这样宜居的环境才第一次有机会出现。而根据大过滤理论,想要发展出高等文明,一般需要跨过很多道屏障,比如出现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碳、氧、氮、磷),然后是一些化合物,比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然后是更复杂的化合物,比如氨基酸和核酸。再然后是形成细胞,学会自我复制,组成多细胞生物,形成更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继续进化下去,直到出现一种足够复杂的生物,它的大脑能够学会使用工具,再进一步,它们学会了使用语言以及分工合作。只有跨过了所有这些屏障之后,一个能够探索其他星球的高等文明才能够出现。而为了发展出这样的文明,往往需要花费几十亿年的时间,而且中途有无数种文明夭折的可能。因此,我们很有可能是宇宙中(至少是银河系内)文明发展程度最高的智慧生命之一,而像我们这样的文明其实很难简单地被观测到,因为我们的活动目前被限制在行星这一级别。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集圆桌派,其实无论这样的假设正确与否,作为人类本身,假如我们无法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比如接近光速飞行和大幅度延长人类寿命,我们的文明是很难成为一个星际文明的。况且光是解决地球上现有的问题都还得花上很长很长的时间,成为星际文明显然不是我们以及最近几个世代的人类需要考虑的问题。
2 月 7 日 - 对科学要有好奇
今天又看了几集圆桌派,更加感到自己的无知,也勾起了我很多奇思妙想。我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限制我们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的,只有我们自己。只要你有足够的好奇心,并且也愿意花时间,那就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我也不认为所有的科学家都有惊人的智商,即使和普通人比,只看平均值的话差距也不会太大。只不过,他们有足够的热情,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普通人多花一点时间,做到入门其实并不难。不过,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能够理解最基本的原理、能看懂一般的科普读物就行了,并不奢望去到科技最前沿。
2 月 8 日 - 避免让悲剧再次发生
有时候了解了一些比较黑暗的历史之后,心里多少会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但是另一方面,又有点庆幸,还好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不过,即使是现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依旧有人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像今天看到的一个亲身经历了乌克兰战争的中乌家庭,想想她们一家人的遭遇就挺让人唏嘘的了。而且她们这样已经算是运气不错的了,至于那些在动乱当中没有退路的人,他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虽然说出来很冷血,但有时候的确是活着的人比死了的人还难受。生活中的那些不便或者肉体上的折磨多少还能忍受,但精神上的打击真的会让人崩溃到发疯。我们当然可以不去想那些战争、屠杀啊之类的事情,专注过好自己的生活,但是刻意忘记并不代表那些事情从来没发生过。我们要做的是,尽一切可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不仅是要避免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也要想办法避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2 月 9 日 - 除夕夜碎碎念
今天是大年三十,也是我假期的第一天。早上蛮早就起床了,准备去镇上补办身份证,结果叫不到车,只能麻烦舅舅送我。本来想趁这次机会改个出生日期的,还挺麻烦,和民警扯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只是办张新的身份证。下午在看老妈做年夜饭,结果忙活半天我们仨吃完年夜饭总共也就一个小时不到,要不是陪老爸喝酒唠嗑,可能半小时就吃完了。晚上在看很久之前没看完的猎魔人,由于部分画面内容过于成人,而且老妈也坐在边上,所以没好意思继续放下去,于是开始看以前没完整看完的几期圆桌派,讲基因和量子力学的那几期,也是我最近印象最深的几期。到 11 点多,外面的烟花声开始多起来了,于是上楼去洗澡、洗衣服。此刻,外面又重新开始安静下来了。有时候想想,我真是个幸运的人啊,真没什么可抱怨的。但又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似乎总是在索取,一直在接受他人的爱和付出,而我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或者有什么能够反馈给这个世界的。有时候甚至会感到有些内疚或者觉得自己不配,这也算是某种自我 PUA 吧。不过,这可能也是爱能够发生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拥有爱,所以自然而然地想要反馈给这个世界,无论这是什么类型的爱,又或者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这也是人和其它动物有所不同的地方之一吧。
2 月 10 日 - 站在科幻边缘
虽然 Vision Pro 早就发布了,但是我直到今天才看了第一篇关于它的测评。不过,看起来更像是一篇分享吧,来自 Wait But Why 博客作者 Tim Urban 写的一篇文章。虽然之前就听说这个苹果新产品的「颠覆性」,但我之前一直以为它和过去的那些 VR 没什么大的区别,属于玩具那一类,想要真正应用到工作中,比如成为像 iPhone 和 Mac 一样的产品,还差得很远很远。但是,看完这篇文章我才意识到,我可能想得太简单了。它明显比 Quest 之类的产品更加让人兴奋,而且的确有潜力成为新一代的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产品。只不过,就像智能手机一样,这样的产品也需要时间去迭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生态逐渐形成,它的产品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最明显的,体积减小,重量减轻。未来的 Vision Pro 或者类似的产品可能会变得像今天的手机一样便携,就像 Tim 在文章结尾提到的,整台设备可以分成两部分,显示设备和计算设备,比如一副可折叠的眼镜外加负责处理环境数据、完成计算和渲染的处理器(包括电池等)。原来的智能手机只提供单一的平面作为交互界面,但是这样的设备却可以让我们在任何地方都不受限制地进行交互,甚至还能融入现实世界,完美统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此刻的我特别激动,非常期待看到最终的使用场景,哪怕做不到像电影头号玩家里那样,但至少有一点站在科幻边缘的感觉了。
2 月 11 日 - 相信集体智慧
看了采访王志安的一个视频,虽然不想谈论政治相关的话题,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发出一些感慨。我们这个社会其实一直都在进步,即使的确有退步的地方,也还是会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指出问题所在。我觉得仅凭这一点,未来就还是有希望的。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傻子,都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弄虚作假。执政者清楚这一点,普通老百姓也清楚。当一件事不仅对自己有利,同时也对大多数人都有利,能够提升所有人的生活状态,大多数人当然会选择支持它。因此,当期待中的结果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时机还未到。我相信集体大脑的存在,当所有人都做好了接收和理解某一理念的准备的时候,那么,所有该发生的都会慢慢发生。此刻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耐心等待。
2 月 12 日 - 我们为什么喜欢过度解读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过年期间长辈们要在酒桌上一遍遍重复那些说了无数遍的话,而且是那些大家都不怎么爱听的话。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倾诉的渠道吧,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其实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映照。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大多都来源于自己的偏见,而当我们片面的认知形成之后,我们就会开始透过这一层镜片看这个世界,比如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的行为上,然后用它们来强化自己的偏见。我自己其实也逃不开这样的宿命,因为我身上也有很多偏见,很多时候我的一些烦恼也来自于这种只从自身出发看问题的习惯性的缺陷。我并不觉得我们有摆脱这种现象的可能,人毕竟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天生喜欢解读他人的行为和想法,这也是让我们的文明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多数时候,我觉得其实没必要强迫自己去改变,只是需要意识到,我们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未完成的渴望和心愿,而有的时候,留一点遗憾才会让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保持活力和弹性。
2 月 13 日 - 关于催婚
今天一天没出门,在家刷剧、晒太阳、看书,感觉这样子的春节才是我想要的,只不过现实往往不那么美好,因为内心还是会为长辈们的催婚而烦恼。但是,我觉得这也是无法被改变的事情吧。过去从哥哥姐姐身上已经见到了很多这样子的「规劝」,只不过现在轮到我自己了。而且这也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正在面对的问题,全国各地都有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经历着和我一样甚至更加严酷的家庭内部催恋、催婚的矛盾。父母那一代人当然有他们的考虑和担心,想要干预子女的人生,无非是害怕他们生活过得不好,觉得只有结了婚才能有安稳的生活。我觉得这归根结底是对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的不信任。假如子女的能力很强,大部分父母可能也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必须要结婚」的想法了。无论如何,我们作为年轻人还是需要去理解他们的。而且这本来就是不存在对错的事情,我们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我并不觉得谈了恋爱或者结了婚就万事大吉了,人生总是会充满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意外。在遇到能够和我并肩战斗的队友之前,我选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也没什么不好。遇到了合适的人当然很好,没遇到那就继续独自面对这一切,虽然看似有些孤独,但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担心的。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有人可以依赖时,你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当然,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他人的眼光,这一点目前主要是父母在承受这方面的压力,我的工作环境中没人在乎你是单身还是已婚,而在农村里难免会有人说闲话。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怕被人说闲话,毕竟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想法。如果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我们就会犯那个夫妻和驴的故事中的错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只要能问心无愧疚即可。
2 月 14 日 - 学会知足和感恩
今天老姐一家从温州回来,然后舅舅一家、小姨一家也都来我们家吃晚饭。本来其实应该挺开心的,但是舅舅酒一喝多老是喜欢碎碎念,要不就是在卖惨,要不就是在数落表弟表妹。说实话,我感觉不止是表弟表妹,可能所有人心里多少都笼罩上了一点点阴霾。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假如你老是盯着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东西,你老是去比较,那幸福就会越来越少。我觉得人最难做到的就是知足,珍惜你已经有的东西,然后学会感恩。只有这样,你才会在内心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爱,也能给予他人更多的爱,并且收获来自他人的爱。
2 月 15 日 - 如何看开
有时候想想,其实我们常常容易陷入到当下的困境中去,假如你把自己放在更大的图景中,很多你所以为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了。比如,我们作为一个物种中的一员,我们所做出的任何选择其实从整体上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影响的只是我们作为个体当下的生活状态。而我们最终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取决于我们希望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至于他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自然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心爱我们的,只有我们的父母和子女,可能再加上配偶。至于其他人,哪怕和你关系再好,也不太可能会永远都为你着想以及一直陪在你身边。
2 月 16 日 - 过年感悟
今天下午坐顺风车回富阳。回到了熟悉的空间,收拾完东西,坐在沙发上休息,心想这个年总算是过完了。今年过年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我感到了一种疏离感,不仅仅是和亲戚之间的,也包括和自己的家人。很大原因在于我回家次数的减少,再加上我们之间的共同话题本来就越来越少了,有的时候即使想要聊天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和其他亲戚就更是如此了。但是不是完全不去走亲戚就更好呢?我觉得也不是。要说完全没有亲情了,其实也不至于,毕竟我们还有很多共同的回忆,比如我有很多童年时光的记忆就是在和这些家人们在一起的。但人长大之后就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兴趣爱好,关注的东西,还有一些观念上的不同,都会让我们的相处变得不那么自然,我们容易变得小心翼翼,不再像过去那样无所顾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我们都变得害怕触到彼此的痛处,比如学习普通的怕聊成绩,收入一般的怕聊工作,单身的怕被催婚,等等。但是,假如我们能够放下彼此身上的这些不同,其实走走亲戚还是挺有意义的。除了更热闹之外,也让人觉得有种归属感。我们活着的意义之一就是感到自己是被他人爱着、重视着的,而这很难仅从工作中得到。友情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和你有血脉关系的亲人,假如你们能够做到分享彼此的成功和快乐的话。即使只谈实际利益,在农村的宗族环境下,你的亲人往往也更有可能在你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我想,这也是过年走亲戚这一风俗能够延续下来的原因之一吧。理解这一点之后,我也更能明白为什么长辈们都会希望我们能够尽早成家了,因为不成家的人在走亲戚的时候会显得很尴尬,催婚吧会让你觉得烦,不催吧好像大家都在假装看不见房间里的那头大象。怪不得很多单身的人年纪大了过年就不爱回家了,因为哪怕一个人出去旅游躲过这种场合,也明显比接受他人目光的「洗礼」来得更舒服。这对我来说也算是一种「鞭策」吧。
2 月 17 日 - 独立的人才容易拥有爱情
看了梁永安老师谈年轻人的婚恋观的视频,挺赞同他的观点的,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追求爱情的。其实父母和我们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他们觉得正确的选择在我们看来并非如此。我其实一直在强调,要理解父母的苦心,但是我们之间观念的鸿沟,造成了我们很难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像视频中说的,只有一个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一个能够处理好自己和这个世界关系的人,才更有可能找到适合他/她的爱情。爱情不是一个十分确定、有具体形状的东西,有的时候它是激情,有的时候是彼此关心和照料,有的时候是彼此懂得,有的时候仅仅只是陪伴。除此之外,爱情也不是某种你一旦拥有它,它就永远存在下去的东西,它有可能会消失,也有可能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因此,我始终认为一个人自我的丰富和充盈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不会陷入极端,觉得失去了爱情就失去了一切。爱情只是这个世界上众多值得追求的事物之一,同样值得追求的还有人类的知识、科学、艺术等等。我们的生命可以有非常多的意义,不能仅仅通过一两项东西就定义自己的人生。因此,哪怕你没有或者失去了爱情,至少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丰富自己的人生。
2 月 18 日 - 人的灵动
我发现自己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自怜,觉得光是照顾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要让家人有面子,要照顾好周围所有人的情绪,还得满足他人对你的期待。但对我自己而言,其实能够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已经困难重重了。离开了原有的生活环境,学会自己一个人生活,自己做选择,判断什么样的人值得结交,什么样的人应该远离。即使这样,我也还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当发现自己想要的和别人想要的不一样的时候,内心还是会充满矛盾,是自己不够好吧。我当然也能意识到这样内耗不好。想要摆脱这种状态的话,要么就要让自己继续不舒服下去,要么就要让别人不舒服。我也才意识到,过去的自己其实一直是个两面派。听了一些老师说的话,反思自己,发现相比别人,我身上的确少了那么一种灵动,一种作为人应有的最真实的反应,而不是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愿望和想法,于是显得有些呆板和无趣。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总体而言自己还是幸运的。毕竟人无完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缺陷,我们才能有动力不断去提升自己,人生也才因此显得更有意思。
2 月 19 日 - 注意到自己的隐藏情绪
看了阿兰德波顿的一个视频,意识到我好像也常常忽略这几个重要的问题,比如被他人忽视、被轻视时,总是习惯性掩盖自己的失望,或者装作毫不在意,之后却会在另外一件事情上发泄自己的情绪。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人的矛盾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正确的做法是,首先,尽可能准确地描述出这种感觉,然后去观察这种情绪的来由。可能是对方的做法让自己感到不满,那么,我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感到很受伤或者被激怒?然后把自己的想法真诚、礼貌地告诉对方,假如场合不合适,那么可以在之后再找对方单独沟通。如果这些都做不到,那至少还可以用文字记录下那一刻的情绪和想法。总之,不要完全忽视自己内心的情绪。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之前,我们的心理健康通常都会首先显现出一些异常。而假如我们能够在真正出现问题之前注意到它,想办法去修复它,比如未被满足的渴望,我们的很多心理和身体问题都会自动消失。
2 月 25 日 - 还是要向前看啊
这一周的状态都不太好,晚上连续几天熬夜,连碎碎念也没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的表现吧。另外,可能也和重新关注了一些过去一直压抑着自己不去关注的内容有关,比如张维迎教授谈自由市场和法制,关于三年困难时期以及文革的讨论等等,于是心情变得有些灰暗。一方面觉得,我们这代人真是幸运,能够见证过去这几十年来国家和个人生活水平上所发生的巨变。另一方面又在想,如何才能避免重走这条给许多个人和家庭带来悲剧的老路呢?这个问题被我这个路人问出来好像有点好笑,毕竟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根本决定不了未来,但是,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愿意偶尔去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这个国家本就是由我这样的一个个默默无闻的人组成的,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去思考去努力,那么,它才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把一切都寄希望于别人。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惰性,都会希望把那些难做的工作都交给别人去做,自己坐享其成就好了。过去,正是这种权利的让渡让一部分人掌握了过多的权力,最终甚至集中到一个人手上,因此才会发生那些人类史上都从未见过的惨剧。我相信这个时代不会再有那样的事情发生了,而且只要随着社会继续发展进步下去,更多人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就不会允许再次回到那个时代。
2 月 26 日 - 人都是在经历中成长的
我发现自己其实是个不擅长做选择的人,当决定不下一件事情的时候,最终往往会走向拖延,等到不能再拖延的时候才不得不去面对。这真的不是一个好的习惯。另一方面,这可能也说明了自己性格当中软弱的一面。不过,我始终认为,人都是在不断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中慢慢成长的。正是因为我过去经历中缺乏这样子的锻炼,所以我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假如我很早的时候就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并且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那么此刻的我就不会再害怕做决定,我的个性中也会多一点沉着和果断。虽然现在的我还做不到这一点,但是随着经历的增加,随着一个人不断从过去的错误中自我反省,改变就会慢慢发生,也许未来的我会变得更有决断力。
2 月 27 日 - 低能量的人
我发现自己只要中断运动一段时间,日常做事的效率就会降低很多,而且哪怕什么都不干也容易感到累。对我来说,运动可能就是一种「充电」的方法吧。我从来都不像那些自带高能量的人,能够总是保持一种亢奋的状态,最多维持一段时间然后就需要花时间独处来恢复能量。而且当遇到一些让自己沮丧的事情的时候,往往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走出来,这方面我真的特别羡慕部分人。有时候读一些自传,看到主人公的事迹真的让我特别惊讶,很难相信他们是怎么做到那些事情的。可能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吧。不过,我想也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那种无法遏制的好奇心以及非常容易恢复的精力值,所以才能幸运地遇见那些好玩的人和无穷无尽的趣事吧。另一方面,我也觉得自己这样其实也不错,只要能够维持好平衡,同样也能发现身边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而且也能给自己省去很多麻烦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探索这个世界的方式。
2 月 28 日 - 穷和没钱的不同
经济不好的时候,身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哭穷。但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是「穷」吗?我觉得穷本质上是一种匮乏的状态,但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过得一点也不匮乏,我觉得更合适的形容词应该是「没钱」。穷和没钱是不一样的。没钱就只是没钱,经济上相对比较紧张,因此需要做预算,不能随便乱花钱。即使是非常富有的人,假如欲望膨胀,花钱如流水,也依旧可以进入「没钱」的状态。而大多数人,其实只要愿意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学会存钱,就可以快速摆脱这种状态。当然,它的前提是你没有不良的借贷,比如各种形式的加杠杆投资、借出去的坏账等等。只不过,最近流行的说法是提高收入的能力比存钱的能力更重要,我过去也是这样的想法,但是工作多年之后才慢慢转变了想法。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收入不可能一直增长下去,当你达到某个年龄的时候,收入还有可能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年长的人都会劝说小辈去考公务员、进国企,因为铁饭碗的意思是你不再需要担心收入下降甚至没有收入。他们是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才体会到这一点有多么重要,而年轻人的关注重点往往不在这方面。但即使是不选择这条路,在这个时代下,普通人只要做事认真靠谱,大概率也可以过得还算不错。假如还能保持学习能力,那么,走得比其他人远也是非常正常的。
2 月 29 日 - 幸福感来自内心
有时候想想,自己的确是个幸运而不总是自知的人,但好在偶尔会在某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现这一点,比如当一个人身处某片不被打扰的寂静景色之中,或者看到了和自己梦境中非常相似的场景。生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虽然偶尔会有一些让你感到困难重重的时刻,但至少还能获得一口喘息的机会,就是在那种时机之间,你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幸福。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在过自己的人生,没有人能够替你去感受那些只有你自己才能去感受的东西,同样的,也没有人可以夺走属于你一个人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看来,我们都是幸运的。只要身体是健康的,心也还是自由的,那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就没有什么可以夺走这种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