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 Your Heart
十一月结束了,这个月除了继续赛博旅游、村庄骑行之外,换了个新手机,尝试做了几次饭,以及又多养了几盆盆栽,其它方面好像也没什么值得一说的。当然也有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的时候,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其实只不过是自己没有占到便宜而已。所以,学会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哪怕是同样的一个事实,给人的感受却会完全不同。说它是自欺欺人也好,庸人自扰也好,至少做到一点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开心了或者不那么沮丧了,这才是最大的意义,不是吗?
11 月 1 日 - 散播积极
偶然看到一个高中同学发的婚礼现场的朋友圈,虽然很久没联系了,但是还是点了个赞,心里默默送上祝福。突然意识到,我的高中已经过去整整十一年了,虽然和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不联系了,但想起那段时光,心里还是感到温暖。其实我的高中过得很普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可能因为那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吧。那些单纯、美好的时光终究会过去,我们再也不会像那个时候一样过日子了,也不会用那样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了。当然了,人有美化过去的记忆的习惯,真要计较起来,那时候还是有很多让自己痛苦的时刻的,不过好在都过去了。说回那个同学,我觉得我那个时候心里就在隐隐羡慕他,羡慕他的性格和家庭环境,内心也会希望自己有他那样自信豁达的态度以及无论在什么情景下都显得游刃有余的待人处事的能力。现在看到他婚礼上的照片,觉得他还是那个时候的样子,真好。我觉得一个人能为社会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当你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了,你整个人会散发出一种热情、快乐的气场,这样,你身边的人也会被你影响变得快乐起来。就算是遇到了一些困难的状况,不同的人的应对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人即便身处逆境也能鼓舞身边的其他人。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人,尽管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 月 2 日 - 每一个瞬间都重要
我发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会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勇敢的人先享受生活」,结合最近看到的「人只活几个瞬间」的说法,不得不感叹语言对人的塑造。其实我内心并不赞同这样的观念,我觉得人应该更有意识地活着,尽量把每一天都过好,而不只是为了活某几个瞬间(一时的快乐),哪怕到了 100 岁的时候也应该是这样。难道我们一旦取得了某些成就,完成了人生中的某些任务,就要准备好去死了吗?显然不是。我们活着首先是为了寻找自己活着的意义,对大部分人来说,单就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就足够追寻一生。除此之外,我们也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而活,我们有家人、爱人、朋友,再远一点还有亲戚、同事、熟人和陌生人,没有人能够完全独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欠别人人情,首先是父母的人情,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负担我们的教育等等。另外,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同时也在为他人服务。因此,每个人都能在彼此之间找到某种潜在的关联,所谓的六度分隔理论其实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我觉得正确的观念是,要把自己的生命最大化。不要被流行文化裹挟,要有自己的想法,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但是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想法。
11 月 3 日 - 做饭的治愈
周末连续两天在家自己做饭吃,发现做饭果然是杀时间利器,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然后下午再出门溜达一下消消食,晚上再收拾一下屋子、看个剧,一个周末就这么过完了。虽然做饭很麻烦,也不见得比点外卖吃得更健康,但不得不承认,做饭的过程对我来说的确很「治愈」。你得把心思全都放在眼前的事情上,得安排好时序,否则就会手忙脚乱的,还得学会见缝插针地准备菜,否则做一顿饭的时间就会越拖越长。有时候还得临场发挥创意,因为再怎么准备充分也还是会有发现缺某样材料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得学会去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炒完菜、吃完饭后不得不去收拾一片狼藉的厨房。搞定这一切之后,你会满心欢喜,甚至有种莫名奇妙的成就感,可能是觉得自己在自食其力吧。突然开始理解为什么有的主妇会喜欢做家庭烘焙了,明明那么麻烦,但对她们来说,这其实是一种能够让人体会到成就感和感到欣喜的事情。如果能够全情投入其中的话,哪怕是做个蛋炒饭也能让我们体会到心流的状态。
11 月 4 日 - 工作环境
新的一周,早上看到群里消息,通知这周会有两名新同事入职,而且都是来自越南,然后心里突然有种「我们这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啊」的感觉。之前一直都没意识到,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英语作为沟通方式,觉得就只是一家普通的外企而已。不过,对公司来说,员工来自多个国家其实也没什么,只要能够有效进行沟通、完成各自的工作,大家来自哪个国家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还能节约成本,这大概是跨国公司最大的好处吧。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工作都不怎么状态,老是忍不住想要刷手机、逛论坛,可能是长时间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内心有点厌倦了吧。所以,现在都会趁着周末出门逛逛,转换一下心态。在想,以后要不要换个环境,比如去附近的书店或者咖啡馆里工作,也许能让自己更能集中精力一点。但是,无论如何还是家里比较自由吧,累了可以在沙发上躺会儿,中午吃完饭还能睡个午觉什么的。突然意识到自己挺幸福的,这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提醒吧,感恩此刻所拥有的一切。
11 月 5 日 - 散播爱
发现自己现在越来越容易带入别人的视角看问题了,比如看电视的时候就经常想到,假如我是他,我能做得比他更好吗?然后也越来越容易共情了,于是发现过去的自己真的是个非常自我的人,做事说话很少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怪不得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和我越来越疏远了。但是,转念一想,我这样的人也还能像现在这样生活着,是因为社会太宽容了,还是我人傻所以有傻福呢?不管怎样,只要没有给他人造成负面的影响那就没关系吧,最多会让自己的至亲比较担心而已。所以,还是得学会课题分离吧,属于我的课题我会尽量想办法解决,但不属于我的课题,我也不会自作主张地揽到自己身上。我只能控制我的想法,其他人愿意怎么想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过,人还是得多关注他人的需求吧。假如一个人老是想着自己,是很难快乐起来的,我们都有被需要的渴望,而这只能在人群中才能得到满足,这也是为什么敢于付出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不要做一个被动的接收者,要勇敢地去创造、散播爱呀。
11 月 6 日 - 文化的两面性
晚上遇到搬进新家后的第一次跳闸,把屋内总闸接上后还是没电,原本以为明天得找物业帮忙了,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意识到总开关在外面走廊的强电井里(以前租的房子里也跳过闸),于是总算恢复了电力供应。来电后发现是客厅的灯带坏了,跳闸前好像的确听到餐厅天花板方向响了一声,一开始还以为是餐厅风扇灯漏电了。心里开始纠结要不要找房修,也不知道收房过去半年多了还能找他们报修么,甚至在想要不自己买灯带找人来装好算了。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应该先问一下他们,毕竟我是业主,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难受?前面几次找他们也是感觉不太积极。然后又联想到最近看到好几次的一句话: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虽说是个段子,但好像多少也能反映出东亚人的性格,总是习惯性地自我压抑,害怕麻烦别人,即使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了,但表面还是得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有极端性格的人才会那么多吧,虽然我没有遇到过,但新闻上看到的已经不少了,而且越是压抑得厉害的地方,性格扭曲的人出现的概率也越大。果然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有了温良恭俭让,就得学会把个人主义放在一边,而尊重个人主义的地方,又不会有那么多热心、团结一致的人们。世事难两全。
11 月 7 日 - 去做让自己感到欢快、有生命力的事情
跑完步,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上挂着好多小爬虫,随手把它们从衣服上弹到了路边的草丛里。然后想到,它们应该是在我跑过行道树的时候落到我身上的,这些小东西就这么搭了一趟顺风车,说不准还是算好了时间的:先是用它们敏锐的感受器官发现远处有个大家伙在慢慢靠近,而且前进的频率还是固定的,然后在我即将进入它的「射程」之内的时候,立马离开树枝或树叶,也有可能是把自己弹到了空中,最终稳稳地落到了我身上。有时候想想,我们人和这些小虫子有什么区别呢?一辈子忙忙碌碌,有时候觉得自己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选择,有时候又会哭得好像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情的人物,其实离得远一点看,我们和水潭里扭来扭去的细菌根本没有什么区别。我们的生命和宇宙比起来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再让人觉得自豪、威风凛凛的时刻,在宇宙深处的某些文明眼里,也只不过是像吹了一个泡泡一样简单。所以,还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感到沮丧的时候那就让自己沮丧一会儿好了,但是过后还是得让自己开心起来,毕竟,在宇宙尺度下看人类那短暂而又无常的生命,所有一切都不是事儿了。多去做那些能让自己感到欢快、有生命力的事情吧。
11 月 8 日 - 时常提醒自己要感恩
这两天晚上下班后都会准时出门去跑步,由于每次跑的都是同样的路线,所以每次经过某一个路口或者某一个公交车站,就大概知道自己已经跑了多远了,甚至和跑步 app 统计的差不了几秒钟。路上有时候也会遇到几个熟悉的面孔,比如在固定位置摆摊的摊主,骑电瓶车下班回家的大姐,每次相向跑过都会对视一眼的大爷,虽然和大多数人都只是眼神交流一下,但好像通过那一两秒钟,也能大致看出对方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奇怪的是,当我和一个外卖员对视的时候,总觉得对方和自己有着某种联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也有可能只是因为对方长得比较帅、眼神中有光,所以让人觉得印象深刻吧。转念一想,心里又感到一阵庆幸,我这个人身上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然而一步步走到现在好像过得也还不错,其中幸运的比例占多少呢?我并没有比别人更加聪明,也并不是很努力,有时候还经常犯懒。不过,至少我还能意识到自己的幸运之处,仅凭这一点,我就比很多人要更容易活得幸福了。虽然与人比较毫无意义,但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命运,时常提醒自己要感恩,这样就很好了。
11 月 9 日 - 思考死亡
我发现当下的这个时代,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是,似乎总是期待着更多,比如下一部要追的剧集,下一个旅行目的地,下一本要看的书,下一个想要的新玩具,我们好像生活在这些无穷无尽的「期待下一个」的循环之中。有时候忍不住在想,假如没有下一个了呢?做个极端一点的假设,如果明天我就要死去,我还会期待那些事情的发生吗?真要是这样,我们的大脑可能立即就会被唯一的期待填满: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不用死?所以,死亡真的是最终极的哲学问题,也有可能是驱动一个人真正走向利他的工具——因为知道自己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想要尽量为他人留下一点有意义的东西。或许我们不一定得等到自己的生命进入人生后半程的时候才开始思考死亡这件事,越是年轻的时候就越是应该开始思考它,也许它能够帮助自己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标。如果实在找不到什么有意义的目标,那就尽量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才能,去创造、体验和见证吧。
11 月 10 日 - 一步一脚印
看了 Naval 这篇文章 Get paid for your judgement,在想,何止是商业领域需要这种判断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这种能力。大到我们应该和什么样的人谈恋爱结婚,小到和陌生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假如缺乏足够的判断力,我们的生活很难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联想到周末看的一本讲中国经济和政府治理的书置身事内,越发觉得那些身居高位的领导者们想要做出一个好的决策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大的开发项目,牵扯到方方面面,要考虑各种复杂的因素,不能仅仅盯着目标结果,要想办法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照顾好各个利益方,还得考虑民生、环保、长期回报率等等,最后才是技术和实施。对于像我这样容易思前想后的人,面对这样的项目,可能一开始就会陷入焦虑状态,能够最终做出决定的人一定得有非常强大的心理建设能力才行。不过,巴菲特也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就变成股神的,而是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试错、阅读,不断和其他行业内的人接触以及学习大量目标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最终才拥有了足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任何在其他岗位做到顶尖水平的人也都是一样,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有的就只是一步一脚印。
11 月 11 日 - 健康第一
又是一个周一,今天无论是看文档还是写代码感觉都不怎么在状态,可能是因为昨晚没睡太好吧,再加上这两天有点便秘,身体不好真的会制约一个人的发展呐。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我觉得自己这样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少还能经常运动,虽然并不太喜欢出门,但至少基本盘还算是好的,没有什么严重的健康危机。每当这种时候就会在内心安慰自己,什么自我实现、人生理想的,都是狗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够好好活着、把日子过好,这才是王道。年轻人还是不要太理想主义了,最后把自己生活过得惨兮兮的,太不值了。趁年轻,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该玩的时候好好玩。严肃、活泼,这话毛主席说的。那么,今天就早点睡吧。
11 月 12 日 - 何种意识形态的土壤
逛论坛的时候意识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其实和那个地方的人以及它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我们国家一直以来是个追求中庸、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国度,普通人讨厌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更好,尤其是自己认识的人,所以,这里从来都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相反,我们宁愿忍受吃大锅饭,也不希望邻居过着比自己优渥得多的生活。贫富差距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富人害怕身边的人会嫉妒和眼红,穷人容易感到自卑和低人一等,最主要的原因我们的社会阶层过去一直都非常稳定,王公贵族、农民、工匠、商贾,每个人生来就知道自己以后是做什么的,很少有发生阶层跃迁的机会,虽然后来发展出了科举制度,但真正能受益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真正能够造成大范围阶层流动的,过去只存在于改朝换代的新时期,另外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形成的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之后。我们这代人真的异常幸运,能够出生在这样的时代之后,才能拥有这么多的机会。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市场经济才刚开始发展,很多人的观念还没能完全转换过来,再过几十年也许一切就会变得更好吧。
11 月 13 日 - 配置新手机
新手机到了,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才配置好,只能说我还是太喜欢折腾了。但是也有很多惊喜,比如尝试了最新的 root 手段以及一些模块,还有就是新系统给人带来的新鲜感。之前用一加系统实在太舒服和省心了,以至于用了五年多还根本没有换手机的欲望,但是系统版本也被锁定在 Android 12 上了,这次也是因为电池耐久降低太多影响到日常使用了才不得不换。拿到 Pixel 的第一件事是先解锁刷机到 Android 15,然后是找最新的 root 手段,接着又陷入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模块当中,收藏了一大堆帖子后才开始准备动手尝试。我发现网上愿意分享的人真的太多、太友好了,无论你想要什么样小众的功能都有人尝试过并且写了教程,当初我刚开始玩机的时候,过程可比现在痛苦多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此刻的我多了一项英文阅读的技能吧,我觉得这才是开启新世界大门的必备技能。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以及英语阅读能力及格,基本上就可以在网上找到任何你想要找的资料。
11 月 14 日 - 想到就去做
有时候会被剧里一句简单的台词触动到,可能是因为想到自己过去的经历吧。很多事情,当时发生的时候,你是不知道那些事情真正意味着什么的,直到过了很久之后,被某些偶然的条件触发后,你才会有当头一棒的顿悟。但无论如何,人总归不能活在过去,回顾过去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生活。如果说我有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到什么,那最核心的一条可能是:一切都会过去的。无论是让你不开心、烦恼、痛苦的,又或者是让你感到喜悦、幸福的,最终都是会过去的。尽可能地活在当下吧,我们能够控制的也只有当下这一刻,开心也好不开心也好,我们都在不停给自己创造出新的回忆,而未来也是构建在你此刻所思、所想、所做之上的。不要陷在过去的记忆中太久,也不要太过担心未来,想要做什么尽量立马去做,即使暂时没法做也可以先记下来。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在这一秒和下一秒之间,就这么度过去了。
11 月 15 日 - 随机应变的能力
最近工作间隙常常感到一阵心力交瘁,但是明明没有工作很长时间,至少相比过去而言,我现在的工作环境更自由也更可控了,可能是内心感受上发生的变化吧。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人总是会逐渐适应,然后开始忘记种种好处,但新的挑战和困难总是会降临的,而此刻的你,如果无法找到新的应对方式,或者改变自己,或者学习新的技能,你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是想要放弃。这世上最重要的能力可能就是不断调整自己的能力吧。能够在新的环境、新的困难面前,及时更新自己过去的认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并且结合已有的技能和手头上能够调动的资源,以新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说起来复杂,其实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吧。这种能力和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无关,所以,你可以在街头小巷做小买卖的人身上看到它,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有可能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我自己其实做得也不是很好,这和我的本性有关,我喜欢重复、固定的东西,讨厌意外,所以,越是抗拒这样的练习机会,自然这方面的能力就会有缺陷。有时候也会羡慕那些能够轻松做到在我眼里有点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但是,转念一想,可能我身上也有让他们感到惊讶的地方吧。
11 月 16 日 - 控制注意力就是控制时间
今天感觉一整天都过得有点迷迷糊糊的,早上被物业和房修吵醒,洗漱完坐在电脑前写了点东西就中午了,然后是午餐,吃完后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坐在餐桌前刷了两个小时的手机。下午接着写点东西,鼓捣一些有的没的,接着就天黑了,然后是下楼扔垃圾、出门跑步、拿快递,洗完澡坐在沙发前吃了点东西、看了一集美剧,接着是洗漱、收拾衣物,到这里时间就已经挺晚的了,好像一天什么都没做但是就这么结束了。现在的人觉得时间过得快,可能主要还是电子设备太多、太容易被吸走注意力了吧。所以,还是得想办法控制自己的屏幕时间,比如某些设备设置定时关机以及给 app 设置使用时长限制,不然连真正放松的时间都找不到了(刷短视频的时间当然不算),还有就是,一定要睡足觉,不然人的意志力真的会下降很多。
11 月 17 日 - 迈入中青年
最近总觉得自己好像进入了中年人的状态,一遍遍看已经看过好几遍的老电影和剧集,听的歌也是很久之前收集的歌单,常常因为一点小事而感到庆幸,越来越容易感到满足,甚至觉得安安稳稳、无病无灾就是天大的好事了。从某些角度看,后几项当然算是好事,但有时候也会觉得,我才刚刚三十岁就这样了,像话吗?不过,如果根据年龄标准划分,我已经迈入中青年组了,我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思考方式自然就会慢慢向「大叔」靠齐了。可能就像歌里唱的,“remember when, 30 seems so old, now looking back, it’s just a stepping stone”,也许未来的自己回头看的时候,也会觉得「三十岁的自己,稚嫩又年轻」吧。
11 月 18 日 - 你在追求什么
看到也大文章中的一句话「每个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攀比、焦虑和困难」,心里一下子有种释然了的感觉。的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在 rat racing,只不过各自的标准不同而已。不同的群体对「什么是体面,什么能够让人获得优越感」的定义也不同,比如对生活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人来说,大房子、豪车以及随手能买得起奢侈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在另外一些地区,人们比的可能是珍稀收藏品、假期去哪里度假了或者谁又买了新的游艇,但对某些地方的人来说,周末能够和家人到商场里吃一顿海鲜大餐就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对比之中,因为无论你在哪里生活,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差异的存在。无论是为了获得优越感,又或者仅仅是因为部分商品或服务存在稀缺性,我们总是能够人为地制造出匮乏的感觉。于是,为了填补这种匮乏感,许多人愿意为此付出非常高的代价。说这些并不是暗示我们不应该追求它们,那些东西当然有其价值所在,但是,我觉得当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已经超过了基本生存所需的时候,也许就应该问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想要追求那些东西?它们真的能让我过得比以前更幸福吗?我愿意为了它们付出所必要的牺牲吗?假如结果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很幸运,继续义无反顾地去做你想做的那些事情吧。但是,假如你有了犹豫,也许就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应该继续下去。
11 月 19 日 - 先取悦自己
晚上无聊翻了翻微信上的联系人,看到以前同学的朋友圈,陷入一阵沉思,谁能想到十几年后我们各自身上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不过,从对方的视角来看,一切可能算是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吧。但是,以我这样的「非正常人」的视角,的确会觉得有点难以理解,明明昨天还一起说笑着放学回家,互相搞怪、整蛊对方,被彼此逗得哈哈大笑,而此刻的我们却有可能再也不会见面了。即使真的见上面了,可能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不过,其实我也不是想要回到过去,尽管过去有它美好的地方,有些经历也复制不了了,可能只是有些感伤吧。我内心其实还是那个小孩子,任性又固执,尝到了一块好吃的糖果,就想一直停留在那个地方,但是,身边的其他人早就已经往前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停留在原地。然而这世界那么大,好吃的糖果种类多到你根本数不过来,而我却坚定地认为那时候陪伴过我的糖果才是最好吃的。所以,我一直在等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希望有一天能够把我的糖果分享给他们。这样的想法很幼稚吗?也许吧,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人生嘛,本来就是要让自己开心才对。
11 月 20 日 - 珍惜你此刻的生活
晚上尝试了几个匿名交友 app,作为一个喜欢默默潜水、暗中观察的网友,挺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别人的生活的,毕竟我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已经没有什么社交生活了,所以特别想看看别人过着什么样的有意思的生活。的确,有的人呈现出来的生活让人觉得非常精彩,但是,要是问我愿不愿意用自己此刻的生活和对方交换,我好像也会有点犹豫,因为我知道对方展现出来的只是某种过滤后的结果,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一定也有痛苦和不如意。此刻的生活虽然也有很多负担,但是要让我去承担另外一种风险,我可能也会担心自己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否能够撑得住。我知道自己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人啦,所以,不会再去渴望自己无法拥有的生活,连想都没必要,把每一天过好就很棒了。突然意识到,其实对有的人来说,假如能够做到不抱怨,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态度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潜意识中把自己的生活看得非常不堪,于是,你也就真的越来越容易感到不快乐。仔细观察下,在我们的身边就可以找到一些收入也许不高但是每天都乐呵呵的人,这样的人是天生如此吗?也许的确有一部分性格的因素在,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他们选择了看到生活中好的那一面,他们主动选择了保持乐观和积极。相反,有的人即使拥有很多,但却很难从他脸上看到笑容。所以,从这方面来看,上天是公平的。
11 月 21 日 - 观察不同性格的人
最近每天下班后就出门跑步,路上刚好也有很多刚下班在回家路上的人,所以每次都会一边跑一边观察路人,我发现从人们脸上的神情可以看出他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假如有目光接触的话,有时候我只要对视一眼似乎就能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特异功能,又或者是自己太自信了。有的人很明显好奇心很强,你和他对视一眼之后,对方好像随时准备要和你聊会儿天,有的人则非常逃避目光接触,好像你身上有什么不好的东西。我觉得这不仅仅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其实也能反映出他们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有的人天生热情似火,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特别想要一探究竟。然而有的人天生只喜欢熟悉的东西,喜欢独处,讨厌被他人关注,一旦感觉到自己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就会感到手足无措。我们会把这两种人笼统归类为外向型和内向型的人,但我总觉得自己有时候其实处在这两者之间。我喜欢独处,但也会对他人有好奇心,尤其是当我发现对方身上有我感兴趣的、不同寻常之处的时候。但我也害怕在公众场合成为焦点,另一方面我也喜欢分享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甚至会希望越多人知道越好。这其实也并不矛盾,我知道有不少人和我一样,内向的人也会希望能够连接他人、分享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们获取人生意义感的途径之一,和性格的关系不大。
11 月 22 日 - 不要怕犯错和受伤
晚上做了个不太好的梦,醒来后整个人都有点恍惚。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虽然曾经在工作中犯下过不大不小的错误,但是最终都被原谅了,要是没有那些经历,可能后来的我也不会再获得其他新的机会了吧。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让我变得小心翼翼起来,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太不自信了。所以,每当想起那些不好的事情后,当发现自己开始在内心攻击自己时,就提醒自己:我这样已经很好了,没必要苛责自己,要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不过,有时候还是会有点担心,假如我还是无法获得长进怎么办?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在伪装,其实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害怕他人发现自己真实的样子。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我现在越来越走向封闭,不想和他人产生过多接触,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还是要经常提醒自己:你很好,不要老是自我怀疑。可能还是得多多走出去吧,多见见人,也许能交上几个新朋友。越是打不开自己的人,就越是容易在内向深处产生这些负面的想法。我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找不到自己这个世界上的位置的时候,没必要太担心。更不要害怕会受到他人的伤害,因为人只有在受过伤之后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11 月 23 日 - 从接纳现状开始
有时候在想,虽然我现在好像没什么朋友,但是至少身边没有消耗我的人,我可以随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或者什么都不做,而这是许多人梦想才能拥有的自由。人生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答案,得到一样东西的同时就意味着你会失去另一样东西,这方面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说因为你的能力特别突出就可以躲过,也许只是选择后的结果没有那么痛苦而已。也许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但对我来说却很有意义,因为这能让我变得更容易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不能做到和谁都敞开心扉,也很难与人建立起深度互信的关系,但这不代表我以后会一直都这样,只要人生还在继续,我就还在探索和学习,也许这才是我保持做真实的自己的动力吧。焦虑、担忧又或者后悔过去都没有意义,只能从接纳现状开始,一点一点地去改变。
11 月 24 日 - 利用好无聊
以前总觉得自己是个不太容易感到无聊的人,毕竟我是个有电子收藏癖的人,有那么多想看的电影、书、博客和文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最近发现好像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周末常常有一天的时间不知道该干嘛。通常周末我会用一天的时间来放松和休息,比如出门闲逛、玩轮滑或者骑车,但是另一天就会不太想出门,尤其是天气不太好的时候。但是最近在家的状态却不是太好,好像做什么都没法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无论是玩游戏还是看电影都很难沉浸其中,心里似乎总是容易想到别的事情。是因为太孤单了吗?好像也不是,毕竟我早就习惯了一个人做事的状态。是因为感到焦虑吗?似乎有一点点,心里有种我没有在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感觉。但是,要是反问自己,我应该去尝试什么呢?好像也没有什么明确答案。也许我不应该老是待在家里,比如周末应该给自己找个兼职或者去做义工,可能也比自己一个人待着浪费时间在胡思乱想上要好。我相信感到无聊其实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反思眼下的生活,然后去开始探索新事物。反而是忙碌到没有时间思考的时候才更值得警惕,当我们习惯了那样的状态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是在被生活推着走,而不是按你想的那样去生活。
11 月 25 日 - 苦难的意义
每当觉得自己不堪重负的时候,我就会去想象一下在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生活着的人们,不管是曼哈顿的公寓里还是卡拉卡斯的贫民窟,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们的生活中一定有各种各样的有意思的事情正在发生着,当然也有感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把自己代入他们的生活,想象假如我是他,我会怎样度过这一天,或者让这一天变得不那么难熬。由于受到某些作家的影响,我现在也开始逐渐认为,人活着就是来受苦的。虽然人的一生当中也有无数让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刻,我们也可以努力让自己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欢声笑语,但从根本上来看,在人的一生当中,苦难才是底色,而我们从这苦难中找到什么样的意义,才是能够驱使我们活下去的最强劲的动力。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没苦硬吃」这种事,每一种苦难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也是我们必须承受的。没有苦难的生活其实很无趣。苦难和幸福其实是彼此相连的,没有了苦难,幸福也就没有了意义,有的时候是通过对比后的感受让人体会到这一点,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从苦难中学会了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于是,简单的事物也成了我们获得幸福感的源泉。
11 月 29 日 - 做你喜欢的事情
最近在看一本作家的自传,意识到原来当一个人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真的会把所有的热情都用在那件事上。每当看到这样的例子都会从内心感到一种奇怪的满足感,就好像欣赏到一幅美景一样。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这样的状态,但是知道有人可以像那样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像也会让人感到心里一阵温暖。总是听到有人说,当你把爱好变成工作的时候,它就会变味,我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却觉得,可能那只是我们的「打开方式」不对。也许真的只有集齐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拥有那样的机会,但是,假如没有尝试过就放弃了,那也太可惜了。所以,还是要保持信心,哪怕此刻的自己还没有找到这样的事情,至少应该继续尝试下去,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出现转机。毕竟,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从一生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在哪个生命阶段掌握住了这样的机会,都会是一种莫大的幸运。
11 月 30 日 - 这就是我想要的
又到月底了,突然意识到我已经搬进新家半年了。人的适应性真的很奇怪,此刻的我早就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好像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过的。然而回想下,其实半年前的我住在隔壁的小区里,虽然每天的作息和现在差不多,但是生活空间真的相差很大,此刻的我在潜意识中却觉得眼前的一切才是我熟悉的生活。所以,除非是经常刻意提醒自己,人真的很难学会「知足」二字。也许我们要做的不是总是追求更好,而是偶尔的反思。最近正在练习的一项技能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都能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为:这就是我想要的。以这样的视角,哪怕是困难和挫折,在你面前也会变成机会和挑战,只要投入十足的热情和爱,它就会变成你人生中的一段自我救赎和成长的经历,而后又会变成你未来岁月里有勇气去面对更大的挫折和挑战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