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感受和回顾
每到十二月才能真正感受到冬天来了,所以出门的频率就更低了,大多数时候都是宅在家里看电影、玩游戏,天气好的周末偶尔也会出门玩轮滑,但是大多数周末还是更喜欢靠在窗台晒着太阳看书、发呆。我有时候觉得,发呆也是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因为很多知识并不能马上被大脑理解和接受,有时候需要实践,有时候需要时间,哪怕是奇迹也需要耐心等待才能发生。常常在想,也许我们不需要过一百种人生,因为眼下的那一种就是最好的,只要你能接纳它,让它变得充实、丰富、有意义,而这离不开不断的思考、感受和回顾。这样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
12 月 1 日 - 每一天都是开始改变的好时机
转眼到十二月了,又到了总结过去一年以及展望新的一年的时候了。但其实只要你能意识到,改变随时都能发生,那么都不用等到新的一年,每一天都是开始改变的好时机。我觉得这也是定期总结的意义所在,问问自己,过去一周、一个月、半年发生了哪些事情,我有哪些地方是做得好的,又有哪些地方是做得还不够好的,新的一周、一个月应该把重心放在哪,我需要养成哪些新的习惯,等等。大多数人都容易高估自己能在一年内完成的事,但却容易低估自己在未来十年内所能达成的成就。换成一年之内的计划也是一样。假如我们能够每天坚持,那么,那些我们总是借口没时间做的事情,其实也能通过拆分,分解成许多个小任务,每天做一点点,最终莫名其妙地就被完成了。所以,不要小看那些琐碎的日常片段。你能控制的时间片段越小,你所拥有的时间和注意力也就越多。
12 月 2 日 - 长江七号
晚上重新看了一遍长江七号,虽然这部电影与星爷的其它电影比起来不算多好笑,但我觉得这是最感动我的一部。依旧是描述小人物的生活,虽然披上了科幻的外衣,但内核却是父子间的温情。让人感动可能是因为它描绘出了很多人脑海中那种理想的父子关系吧。贫穷或者富有都不能代替来自他人的最真挚的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一样。所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幸福就是做一个有用的人,心中有爱并且也被他人爱着,就这么简单。
12 月 3 日 - 体验与知足
虽然过去在碎碎念中一直在强调生活在于体验,但我发现很多时候其实我更喜欢宅在家里,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很舒服。可能这才是我的本性吧,在熟悉的环境中才会觉得更舒服。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变成一名程序员,因为不太需要去和其他人打交道。我的爱好也都是看影视剧、玩游戏、听歌、看书等等这些比较安静的活动,不过我并不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好,毕竟做自己才更重要。但有时候连我也会觉得自己似乎太宅了,应该多出门,多和其他人接触,参加一些活动认识些新朋友,但又会觉得那样太累了,对我来说是种消耗和负担。可能人就是这样矛盾的存在吧。总有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总会感到不满足。哪怕有天底下最好看的皮囊,最幸福的家庭,最富足的生活,也还是会有烦恼。所以,关键在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知足常乐吧。幸福是不可能通过比较获得的,把自己拥有的东西经营好就已经很好了。至于那些让人感到头疼的困难和麻烦,它们始终是会出现的,学会换种方式去看待就好,比如把它们当作是一种挑战,想象解决之后会获得一种什么样的成就感。还有就是,所有糟糕的事情也都是一种人生体验,不要只是把它们看做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学会苦中作乐吧。有的时候,用幽默面对那些问题,也许会过得开心一点。
12 月 4 日 - 工作六年的回顾
看了篇文章,多少有点感触。我毕业也六年多了,对工作的态度也发生过几次转变。首先,刚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工作在我眼中当然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常常义无反顾地自愿加班,甚至周末都会去办公室学习,那会儿连周围的小伙伴都表示不服不行。当然,那时候也还没有出现「卷」这个词,假如按现在的标准,那我肯定是大家眼中的「卷王」了。工作一年多之后,一切慢慢都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再加上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外企,其实那是一个特别宽松的环境,所以我也开始渐渐地出现了一些新想法,想要做一些更有挑战的项目,并且最好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再加上当时对薪资也不太满意,所以萌生了跳槽的想法。当然,喜欢上了当时的同事也是原因之一。来到虎哥之后,开始接触一些新技术,并且工作环境也发生了挺大的变化。小团队,产品有一定的用户基础,感受到了一点点压力,不过,最终也慢慢适应了这样的环境。我也是在那个时候意识到,技术并不是一切,跟对人很重要。不过,我内心对当时的环境其实是看不上的,但由于一些大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出现了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一直到三年之后我才终于有机会离开那个环境。回到滨江之后,我发现在虎哥的三年对我工作性格的影响还是挺大的,我好像很难再像过去一样去信任同事了。不过,我也是在那个时期开始意识到,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当中有很多东西比工作更重要,比如健康、家人、人际关系等等。转眼到了今年,对我来说,这一年差不多也是一个新的转折点。我在拾米虽然是被离职的,但是我从这段经历中也得到了很多,比如接触了新的技术栈,很感谢 Tony 当时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而且这也是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对我来说几乎没什么压力,我也因此在这段时期重新喜欢上了运动。我相信这些习惯会伴随我的一生,因此,这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我同意那篇文章中作者的大部分观点,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用一些世俗的标准限制了自己的选择。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身段,很多工作其实都是好工作,都值得去探索和学习。不过,对我来说,我还远远未达到只为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工作的地步。我觉得这是需要相当大勇气的事情,也需要非常幸运才行,光靠努力并不够。我可以把目前的工作状态视为自己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吗?也许换个角度看的确可以,但是很难说几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未来并不确定,我需要为最差的预期最准备。所以,还是得不断地探索,不停地走下去才能发现未来的路在哪里。我觉得过去的自己一直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也许是运气好,也许是其它什么原因,但既然能够走到现在,那说明我的选择是部分正确的。所以,那就继续随遇而安下去吧。做自己的同时,一点点修正自己的选择。认真工作,但也不要太努力而忘记了如何去生活。
12 月 5 日 - 文明需要往前看
看了几个和历史有关的视频,突然意识到,能够生活在一个拥有丰富的可考历史的国家,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幸运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文明的来源和发展历程(至少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段内是清楚的),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无数次和其它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但最终还是形成了一个能够占主导地位的主流文明,也就是秦汉之后出现的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不知道在那以前有多少文明被消灭了,反正我们都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文明的后代。虽然这中间中华文明也几次被入侵,被迫与其它文明进行融合,甚至有过几次差点被团灭的经历,但神奇的是,它最终还是流传了下来。我们的人种基因中除了在内部混合之外,也混合了非常多的其他地区人种的基因。我们的文化至少没有像其它古文明一样,中断流传直至消失,只能任由后代专家学者去研究揭秘后才能认清它们的真面目。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幸运的。而不幸则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容易过于看重历史。我觉得文明的发展还是要往前看的,过去的成败并不能代表未来,没必要太执着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往前看,也许才是更好的选择。没错,我指的就是台湾。台湾人当然也是中国人 (Chinese, it doesn’t matter PRC or ROC),但是假如当下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不认同现在的中国,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且只要保持沟通下去,未来会发生什么,还都不一定。
12 月 6 日 - 台湾的历史
今天又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台湾、清王朝以及建国初期的历史,我发现其实每个地区的历史都非常复杂,尤其是像台湾这样开发时间比较晚的地方,而且这块土地离当时的中央政府太远,因此统治者并没有太多管辖能力,但是它所处的位置又比较容易与其他文明发生接触,最终导致各种人来来去去。最早是南岛人,后来发展成为原住民。然后是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移民,接着是荷兰人、西班牙人统治时期,明清时期,日本人统治时期,以及第二次国共内战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最终,台湾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台湾现在总人口有 2300 万人,人口结构中除了原住民之外,还有早期的闽南人、客家人以及最新的一批外省人移民,原住民人口占比非常低,因此总人口中的绝大部分还是汉族人。了解这些历史之后,我觉得历史其实是由每一个当下的事件推动的,了解历史也许无法改变现状,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过去和现状。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历史的车轮之下,绝大部分人,哪怕是位高权重者,也无法对历史车轮的走向造成多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以和平为主题的时代。另外,历史也是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书写的。希望我们可以一直彼此和平地生活下去,并且有能力保护好和平,以及每个人都能选择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下去。
12 月 7 日 - 和家人的矛盾
今天第一次感受到和家人的沟通会是这样地充满困难,我甚至都开始怀疑他们的动机了。冷静之后想想,他们肯定也是希望我过得好,只不过太坚持自己的观点,以至于根本听不进别的意见了。不过,凡事总有第一次,早点爆发矛盾也好。毕竟,他们也需要逐渐意识到,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况且,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能好好相处就好好相处,如果不能保持对彼此的尊重,那还是保持距离比较好。老实说,我觉得以老爸那样的性格和认知水平,未来我一定还会和他产生更多的矛盾。这是最让我担心的地方。不过,我们毕竟有血缘关系,不可能完全断绝联系。而且仔细想想,我身上的很多地方,比如性格什么的,和他比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每个人都要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至于其他人的想法,随风去吧。
12 月 8 日 - 大话西游
晚上重新看了一遍大话西游,小时候只是觉得这个系列很好笑,后来在豆瓣上看了影评,于是也开始跟风喜欢它,现在再看一遍后才意识到,其实一部作品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读,大家喜欢这部作品,是因为从中看到了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比如理想中的爱情的样子,比如普通人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以及妥协,比如为了成长,必须在承担个人职责和所爱之人之间做出选择,等等。对我来说,这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应该是那种敢爱敢恨的态度吧。这是当下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比较少见的东西。因为稀有,所以珍贵。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似乎都习惯了戴着面具生活,凡事都出于本能一样先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问题,能真正无所顾忌地喜欢、爱上一个人的人,好像已经挺少见的了。不过,这可能也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关,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活在社交媒体上的时代,他人的眼光也是个人幸福中需要考量的一个因素。因此,为了达到这样或那样的标准,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努力,去比拼、堆资源,哪怕最终需要牺牲一部分的个人感受,也变成了一件合情合理的事了。然而,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的安全感吗?
12 月 9 日 - 为自己做决定
还是想聊聊和父母的关系,主要是父子关系。仔细回想下,我好像从来都没有过那种特别轻松的父子关系,我和我爸之间的关系总感觉是有点对立的。大多数时候,要么是他想要改变我,要么是我想要改变他,又或者只是在脑海中。对我来说,更准确的说法是,希望他能成为我理想中父亲的样子。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大多数时候迎接我们的都会是失望。比如,此刻的我希望的是,他能够不来干涉我的生活,认真倾听并且尊重我的想法,但他希望的是,我能够按照他给我规划的那样,去一步步往下走,相亲恋爱然后结婚成家。我们彼此谁也无法说服谁,但最终,总有一个人会妥协让步,而另外一个人就会因此受到一些伤害。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两全其美的解法的。回头看的话,在我这差不多三十年的生命中,大多数重要的决定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出的,虽然很多时候都得到了父母亲友、老师同学的帮助,但我觉得最核心的部分在于,正是因为它们是我自己的决定,所以事后回想我从来都不会感到后悔,也不会有埋怨他人的想法。我希望未来也能延续这一模式下去,尤其是在事关我人生重大决定的时候。我一直都是个非常幸运的人,我承认这一点。但我也觉得,这种幸运也部分来自于我敢为自己做决定,并且也有勇气承担一切后果,这是我目前最为自己感到骄傲的地方。
12 月 10 日 - 戏如人生
看完了 Babylon,真的很开心,一百多年过去了,电影工业依旧在蓬勃发展,并且不断有人在向过去那些辉煌的时代致敬。从早期的默片时代,到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再到现代电影,电影作为第八大艺术,它丰富了无数人的生命,这点是毋容置疑的。我也是个从小就非常爱看电影的人,从上小学到现在,看过的电影至少也有上千部了,那些在电影中度过的时光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命,让我看到世界之大以及生命的多样可能性。虽然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值得花费时间,因为其中很多都是烂片,但是我觉得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作品能够触动到你,让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觉得这就已经是非常值得的投入了。因为那些电影会一直保存在你的脑海中,在你感到失落、迷茫、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出来提醒你,要继续努力下去,生命是多么地绚烂多彩,人世间有那么多值得留恋的东西,美与善、爱与感动、真正的天才与伟大,等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存在与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也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去努力追求。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成为电影中主角那样的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我们扮演的是我们自己,没有人喊 action 也没有人喊 cut,我们既是主角又是导演,大多数时候连剧本都没有,只能即兴发挥。但好在我们拥有无限次重来的机会,一次没演好也没关系,因为总有下一次。唯一阻止你继续演下去的,只有死亡。不过,我的建议是,即使预期中的死亡离你还很遥远,也要有意识地利用好眼下的每一个机会。不仅仅是因为意外时有发生,也因为你每一次表演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次你能够拥有什么样的戏份。所以,不要浪费任何一个机会,尽全力演好每一个角色吧。
12 月 11 日 - 人这一物种
每次读历史都会惊叹于人类智识的伟大,能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是件多么值得欣喜的事情。然而,转头再看向更为遥远的历史,作为一个种族,一个物种,一个生物,我们又显得多么地渺小。在目前还接触不到的宇宙深处,一定存在着许许多多、百花齐放般绚丽发展着的文明,他们是否也会有和我们一样的困惑?人类啊,我们何时才能放下彼此间的纷争,共同努力解决眼前的问题,然后一起走向宇宙的更深处?
12 月 12 日 - 随手记录想法
这两天在整理过去的一些笔记摘抄,整理过程中发现原来过去记录了那么多有意思的想法,有的甚至让我有种「哇塞,好有趣」的感觉,真的没想到我会在工作间隙中产生这些想法。这也提醒了自己,一定要多记录,尤其是那些灵光一现的想法,假如不立马记录下来,转个身过个几秒钟可能就忘记了。最近常常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可能也是因为生活中很少再出现那种让自己觉得十分有趣的时刻了吧。所以,我觉得除了大量输入之外,多观察、多记录也是一种提高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敏感度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12 月 13 日 - 两亿年后的人类
假如有一个文明在两亿年前就已经和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相当,他们此刻的文明形态会是什么样的?高度自动化社会?实现数字永生?又或者是星际游牧民族?作为人类,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和两亿年前的人类还是同一个物种吗?其实都不用那么遥远,我们和一万年后的人类还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吗?这样来看的话,我们短短百年的生命,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吧?或许,只有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才能放下心中那些毫无意义的偏见和优越感,死亡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
12 月 14 日 - 找到能让你沉迷的事以及正确的休息
有时候想想,一个人如何度过私人时间的确是他的自由,但是,我们难道真的应该任由时间被浪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吗?我有时候觉得,可能还是因为不够沉迷吧。假如你的工作真的是你热爱的事情,你怎么会舍得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呢?休息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所做的那些被看做是休息的事,只会消耗我们更多的精力,而不是帮助我们恢复精力。对于一个需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说,我认为的休息应该包括:放松脖子,站起身活动四肢关节,散步,远眺,闭眼休息,冥想,听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关注内心的想法,等等。让大脑从专注模式进入到发散模式,而且不需要投入太多注意力的活动,才是真正的休息。
12 月 15 日 - 具有人类情感功能的人工智能
重新看了一遍电影她,影片中的场景感觉离现实已经不太遥远了,在近未来我们有可能真的会爱上人工智能。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要实现这一目的,至少要让 AI 能够通过图灵测试,否则,谈话进行到一半,当我们意识到对方并不是像我们一样的「人」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态度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目前来看,我们对所谓的人工智能其实并没有太高的期待,所以哪怕它们只在某一方面做到了很像人类,我们也会惊讶不已。但真的要实现电影中这样的人工智能,其实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不过,爱情其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包括了许多人类特有的能力,比如欲望、崇拜、想象、共情、牺牲等等,假如我们能够教会机器做到这些,说明我们对这些情感能力的产生机制也已经非常了解了。而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的时候,我觉得一个非常可能的情况是,它会被用作各种各样的诈骗。无论是谁,都有可能成为被骗的对象,而在情感方面,每个人都有弱点。只要让骗子找到了你的弱点,你就会成为他们的受害者。而为了避免被骗,我们就会选择进一步提高信任门槛。这么看来,未来的我们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孤独。
12 月 16 日 - 像婴儿一样看世界
年纪增长之后,有个好处就是变得越来越懂得如何去欣赏和感激,欣赏琐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那些惊喜,感激每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付出,甚至是自己身上那些以前没能发现的优点,现在也开始逐渐能够看得到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能力,只不过在成年之后学会了比较得失而逐渐变得越来越难以感受到快乐。假如我们能够像婴儿一样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么,生活中处处都是惊喜,也充满了值得我们去感恩的事物。
12 月 17 日 - 人是自我信念的产物
又看了一遍大鱼,意识到这其实是一部励志片,讲的是一个小镇青年逐渐实现自己「美国梦」的故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背景,主人公以一个青壮年的身份经历了战后时代的美国,的确会和其他年代成长起来的美国人有着不一样人生观和价值观。商品经济前所未有地发展,资本快速扩张,股市高速增长,一切都欣欣向荣,他们那一代人可以说是重新诠释了什么是美国梦。主人公虽然最终拥有了爱情、事业和幸福的家庭生活,但他却似乎并不仅仅满足于此,所以才需要将自己的经历「改造」成各种各样的故事来讲给别人听,讲到最后连自己也深信不疑了。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他特有的感知周遭世界的方式吧。看到其中的一些家庭片段的时候,突然回想起自己过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生活片段,我在想,父母可能的确是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吧,包括影响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但是,无论如何,他们至少一直在尝试努力维系好一段婚姻。反观我自己,反而一直在以消极、逃避的态度看待爱情和婚姻。人都是自我信念的产物,你相信什么,最终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12 月 18 日 - 选择善良
终于看完了瞬息全宇宙,不过,看完之后发现剧情和我当初猜的也差不太多,毕竟,所有披着科幻外衣的剧情片最终都要回归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友情、爱情和亲情。这些人类最主流的价值观,再过一万年也基本不会变。不过,看电影的中间,我倒是产生了一个新想法。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破坏性的力量,有的时候这种力量来自外界,比如他人恶劣的行为,有的时候来自我们自己,比如在压力之下做出了一时冲动的决定。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抵消或者减轻这些破坏性力量造成的后果呢?我觉得还是有的,那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当你有机会选择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释放善意的行为,选择鼓励而不是奚落他人,选择宽容而不是苛责他人,选择主动帮助而不是视而不见。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强化你的自我认同,因此,当破坏性力量降临到你身上或者发生在你周围的时候,你才有足够的力量去做自己,坚持自己的原则,抵挡住被黑化的诱惑。不过,选择善良,这看似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想要真正做到,却真的需要非常长时间的自我修炼。
12 月 19 日 -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有时候觉得,我们常常容易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比如,如何度过快乐、有意义的一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如何让自己把今天这一天过得快乐、有意义?其实并不难。对我来说,只要有充足的睡眠,早上早早醒来,然后洗漱、运动(或者吃早餐,根据你自己的习惯),列出今天要完成的工作,排好优先级,然后安排时间依次完成它们;吃健康的食物和水果;好好休息,做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歌或看电影或看日落;安排半个小时学习新知识;晚上睡觉之前看几页书以及回顾自己的这一天,并且准时上床睡觉。假如你的每一天都能按照自己理想中的一天去度过,那么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一生又有什么难的呢?难的是每天都坚持下去。也许,我们做不到每天都能按照自己理想中的一天那样去度过,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接纳现状开始。人生本来就有起有落,有开心的日子,也有难过的日子。假如我们能把每一天都当做新的一天,重新开始——忘掉昨天,忘掉所有的失败和挣扎,忘掉所有的成就和功绩——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平静的态度迎接新的一天。也许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更多的惊喜,并且少一点痛苦。
12 月 20 日 - 互联网创业纪录片
看了一个古早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的纪录片,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觉得还挺有趣的。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刚毕业去实习的那段时期,于是又陷入了一种怀旧的情绪之中。其实,我现在的一切也挺不错的,工作相比那时候而言有了更多的自由,我能做的事情也更多,但热情或者说驱动力方面,却好像比不上那个时候了。我觉得这也算正常吧,大多数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变得不再那么对工作充满激情了。能够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下去的人,要么是获得了特别的激励,比如作为公司创始人或早期的员工,要么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但这样的人在人群中只占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这种时候就应该好好思考下自己的职业规划了。看看眼下的自己有哪些选择,是否应该切换赛道,以及需要做出哪些转变来让自己在未来的十年里有更好的发展。不过,这种事只能慢慢做决定,急不来的。况且有的时候,运气也很重要。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提前做准备总是有必要的,上天总是会眷顾那些更勤奋努力的人。幸运也是可以靠自己挣出来的。
12 月 21 日 - 活得久才是真理
看了一个视频,许知远采访汪建,看前半段的时候,觉得不太认同他的价值观,但是看到后半段,听他讲自己文革期间下乡的时候挨饿,想方设法填饱肚子甚至去抓老鼠充饥的时候,又觉得有点能理解他的观点了。在听了那个因为喊了几句口号坐了十二年牢的同学的故事后,我就彻底站到他一边去了。我觉得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是在他过去的经历的影响下形成的,假如我拥有和他相似的经历,我一定也会有和他相似的价值观。所以,就像他说的那样,没必要去认同或者不认同某个人,反正我只管做我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就好了。偏执也好,傲慢也罢,反正这个世界依旧会继续运转下去,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不赞同而停止变化。况且,只有思想加上行动才能真正促成改变。
另外一个又一次被提醒到的地方是,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幸运的,准确来说应该是出生越晚的人越幸运。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但有理由相信人类会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每一次科技变革一定是会造福我们每一个人的。所以,希望自己能够活得越久越好。这就需要我不要太偷懒,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勤锻炼,健康饮食,不断自我更新下去。无比期待看到 2100 年的世界,那时候的我们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天空之下?
12 月 22 日 - 保持对他人的好奇
又看了一遍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在想,我们到底想从爱一个人当中得到什么呢?温暖、陪伴、性、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又或者是别的什么。为什么我们会爱上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为什么明明知道一段关系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但是却还是愿意一再地投入自己全部的感情?我虽然从来没有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过一个人,但是有时候也还是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当初我会喜欢上那个和自己那么不同的人。除了用人的本能(性吸引、迷恋未知事物)来解释之外,我觉得可能也与我们的自身经历有关。我们都会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来判断一个人,一开始只是从电视、书本或者身边的例子中得到一些对异性的基本印象。因此,当遇到一个过去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人,会产生一种新奇感,包括天然的好奇以及想要接近对方的愿望。但是,当这种神秘性去除之后,如何保持住当初的激情以及把好奇心转变为更深层的好感,决定了你们最终能否走到一起。这需要时间,也需要点运气,看两个人能否找到化解彼此不同、和谐相处下去的模式。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好像变得越来越懒了,懒得去花时间了解一个人,甚至刻意压制自己的好奇心,所以,逐渐变得越来越封闭自己。想要改变其实也不难,去接触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并且不在内心自我审查,重新对他人产生好奇。
12 月 23 日 - 如何解决孤独感
我们每个人都害怕孤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孤独感呢?仔细想想,孤独好像也只是一种个人感受。哪怕你和一群人在一起聊天、享受美食和音乐,也还是有可能会感到孤独。因此,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才能获得高质量的陪伴?我们都渴望被理解、被需要,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愿望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向身边的人求助就能获得满足。也正因如此,我们的技术才会变得像今天这样方便,随时都可以和身处远方的人联系,我们每个人的通讯录里都有许许多多的「好友」,但是,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能够理解我们的呢?也许孤独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因为我们在不停发生变化,而没有人可以和我们保持始终一致的成长步调。总有一天我们会彼此渐行渐远,然后,去寻找新的伙伴,继续人生这段旅程。除此之外,与其寻求他人的陪伴,也许我们最为需要的,是更加清晰的目标。只有在不断行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们才能忘记自己,忘记那些无人解答的困惑,以及心中万般惆怅却觉得此刻自己独行于世、无人可倾诉的念头。
12 月 24 日 - 关注自己能改变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痛苦的一大原因是想要改变他人但却以失败告终。这种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改变自己,路走不通那就换条路去走。除非是完全失去自由的人,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有能力换一种活法的。我也有很多很难实现的愿望,比如让我的父母为我感到骄傲,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产品,去体验那些我从未体验过的极限运动。当你意识到你可能一生也无法实现它们的时候,也许就该开始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了。尽量不要去关注那些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因为哪怕它们有一丝丝被改变的可能,那还值得尝试一下,但假如完全没有可行性还去苦恼纠结的话,那就纯粹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了。以前经常开玩笑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现在想想,其实有时候放弃才是真正困难的事情。又想起了那句话:上帝啊,请你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赐予我智慧,去接受我改变不了事;赐予我智慧,去区分这二者。希望我们都能在一次次碰壁和犯错之后,逐渐拥有智慧吧。
12 月 25 日 - It’s a Wonderful Life
晚上重看了一遍 It’s a Wonderful Life,看到结尾还是眼眶湿润,决定以后每年都再看一遍这部老电影,打开豆瓣影评,发现自己在 17 年就已经写下了类似的评论。为什么会被这部电影感动?可能是因为它提醒了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不如意的时候,甚至会有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寻求解脱的时刻,但这部电影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告诉你,为什么生命是值得珍惜的。那些你自以为十分重要的东西,到头来其实并不重要,而那些一直被你忽视了的东西,才是你最宝贵的财富。电影结尾的时候,站在桥上的 George Bailey 明白了这一点,重获了新生,连带着观众也因此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回顾自己的这一生,真正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到底对他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不用去远方,去见你没见过的城市天际线和山川云海,一个人只要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努力工作,照顾好家人,成为他人可靠的伙伴,友善地对待陌生人,那他就是值得尊重的,他这一生也会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12 月 26 日 - 时间是哲学的筛子
看了个视频,意识到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两极分化并且差距不断拉大的年代,顶级富豪的生活和贫民窟居民之间的差距,要远大于 5000 年前埃及法老和他的奴隶之间的差距。我甚至开始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普世的道德标准吗?不过,换个角度看,至少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都大幅度提高了,而那些我们所认为的「优良」品格也适用于绝大部分的人类社群。任何时候,那些生活在金字塔顶端的,终究只是非常小非常小的一部分人,他们即使有着自己单独的一套道德标准或者世界观,对人类整体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只有那些能够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言论才有可能会流传下来,而那些乖僻的、虚无缥缈的、不符合人类生存和长远发展的观念,终将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这点也得益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绝大部分人都拥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力,因此,我们的社会再也不会回到过去的那种状态了:一个精英阶层控制着整个社会的运转。尽管我们离理想的社会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但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12 月 27 日 - 做正向情绪的生产者
洗澡的时候意识到,除了在商品世界中存在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人的情绪力量其实也可以分为生产和消费这两种类型。比如,当我们感到快乐、心满意足的时候,产出的情绪是正向的,因此也会带动身边的其他人变得快乐起来;而当我们感到悲伤的时候,假如身边有其他人在,那他们往往会来安慰我们,但我们的悲伤情绪会影响到他们,因此我们消耗了他人的情绪力量。假如把所有正面的情绪(比如快乐和热情)视作是正数,把所有负面的情绪(比如沮丧和悲伤)视作是负数,在一定时期之内,统计我们所有情绪力量的总和,差不多就可以看出我们到底是情绪力量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我觉得在一个群体当中,总有一部分人充当情绪力量的净生产者,而另一部分人充当净消费者。从利己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和那些生产者交往,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加开心和积极向上。假如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要保证自己能够自给自足。我差不多就属于后一种类型的人,我可以通过放松休息、睡觉,以及运动、电影、音乐、书本、游戏等等手段恢复自己的情绪力量,几乎从不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能量,甚至有时候还会产出多余的情绪力量去帮助其他人。从这方面来看,我是幸运的。
12 月 28 日 - 纪录片《四个春天》
看了纪录片四个春天,突然意识到也许我也应该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生活是非常具体的,但在琐碎的日常之外,在那些非寻常的生活细节中,比如一些节日或者大事发生时,通过镜头记录下它们,也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变迁。多年之后,也许那些镜头记录下的内容会成为我们回忆中的宝贵片段。其实大多数人在成年之后,和父母的相处时间只会变得越来越少。我觉得纪录片中的这个家庭是幸福的,爸爸儒雅随和,妈妈热情爽朗,子女也都十分优秀。歌声贯穿整部纪录片的始终,哪怕是在大姐的葬礼上也是如此。时间过得很快,到了父母的那个年纪就更是如此,几十年的时间就像记忆中的碎片一样,只能通过星星点点的事件才能串联回忆起来。不过,我也非常羡慕他们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我希望自己到了那个年纪之后,除了捡起自己的爱好之外,也还能有热情去学习新事物,尝试不同的东西,继续学习如何把家打理得更好。不过,首先要找到一个和自己想法一致的人。但哪怕即使是一个人,也应该不断努力把生活过得更好。
12 月 29 日 - 一切本就如此
虽然过去常说每个人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取决于他自己,但是有时候还是会相信宿命论,比如有些人注定是要错过的。所以,不用去纠结假如当初自己做了不同的选择,现在结果是否就会不同。其实正是因为你当初做得那些决定,才让你成为你今天的样子,而当时那个看似随机的决定,其实也是你根据过去积累下来的眼界、经验所作出的,对当时的自己来说就是最优解,哪怕此刻看来并非如此。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世界,而且我们自己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也是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复杂和美丽的原因。拥抱它,接受它,珍惜它。
12 月 30 日 - 交房
昨晚匆匆收到交房通知,花了很长时间看群里的消息,看得我心里也有点气愤。但是转念一想,其实我的核心诉求是能够交房并且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至于其他比如噪音、装修细节什么的,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所以,今天下午还是先去现场看了房子,不过还没收房,准备等下次带验房师去看了之后再收房。我理解群里一些业主的想法,大家当然都希望自己花那么多钱买的房子是完美的,但是我并不喜欢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的角色。我还是相信大多数人包括开发商也是想要交付一个好的结果,只不过,现实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需要考虑,况且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完美的产品。走出小区门口看到那些还在工作着的工人们,我就觉得我们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只要你相信他人已经尽力了,就像你也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尽力而为一样。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才会变得更平和,而不是容易感到焦虑和想要抱怨。可能我真的是个比较佛系的人吧。
12 月 31 日 - 感受与接纳
2023 年的最后一天,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烟花声,一个人坐在书桌前,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文字来总结这一年。这一年,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文字和视频,无数次跑过同一条街道和河边绿道,一个人感受过各种各样的情绪,喜悦和悲伤,孤独和沮丧,似乎渐渐搞懂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一切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不重要,因为真实的世界从来不只是你看到的那样。你想要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很重要,你不能什么都想要,因为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你只有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而一旦当你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要用全部的力量去努力争取,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尝试的过程。失败、被拒绝很讨厌,但那就是我们活着所必需要经历的事情之一。痛苦、难堪、出丑,这些让人不舒服的事也要尽早去体验,去习惯那种感觉。慢慢的,你就会意识到,原来你可以做到一些别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我有时候觉得自己真不喜欢待在人群中,因为每次都会被消耗太多的能量,所以我才需要大量的独处时间。但有时候又觉得,这只不过是因为我还没习惯那种感觉而已。接纳自己的不同,同时也要接纳自己的普通。